比熊狗多久驱虫一次?
一般建议体内外驱虫一个月一次,但具体要看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以及所用驱虫药的特性而定 很多铲屎官在买回小奶狗或者小狗的时候,会特别细心地给它们洗澡、梳毛、打理毛发...等一切就绪后,就会开心地把小家伙抱在怀里猛撸一顿!然而,你们有没有想过,刚刚从妈妈身边离开的小狗狗,很可能肚子里已经被各种寄生虫爬满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寄生虫都需要每个月驱虫。因为不同的虫子生活史不同,有的寄生虫是蛔目的寄生虫,例如蛔目异尖科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动物消化道里,这类寄生虫的幼虫期需要在消化液里发育2周左右才能发育成较大的幼虫,随后幼虫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然后“蠕动”到胃里,开始寄生生活;还有一类是吸虫目的寄生虫,如犬复孔绦虫,这类寄生虫的成虫是寄生在胃肠道里的,幼虫则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系统,然后在全身各处到处游走,当遇到合适的地方(如肌肉里)就定居下来,开始发育成成虫,并在此处产卵,而卵再经过幼虫期的变化,最终成熟并引起病症。
一般来说,如果宠物没有频繁外出遛弯,或者在野外刨坑掘土的习惯,那么体内的寄生虫可能比较少,可以三个月甚至半年驱一次虫。反之,如果有以上习惯的宠物,最好勤一点用药,一个月一驱或者两月一驱都可以。 体外驱虫则主要预防昆虫类寄生虫的叮咬。大多数寄生虫都是怕热的,夏天来临,蚊虫、蚂蚁、虱子等各类昆虫都会减少,因此不需要每月都给爱宠进行体外驱虫了,但是切记:不论是否驱虫,外出游玩时都要避免宠物去草丛里玩,以免粘上寄生虫。
不过,也有个别的寄生虫能抗高温,比如鼠蚤就是其中一种,所以夏天也要定期做好杀虫工作啊~ 对宠物来说,体内外驱虫都很重要,毕竟寄生虫不仅会让爱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严重的还会造成寄生虫性肠炎、腹泻,而体外的寄生虫则会蹭得毛发里面都是虫卵,不仅影响美观,不及时清洗也会让寄生虫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