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疫苗会不会失效?
疫苗会不会失效,这个问题问得有些笼统。 我们一般建议宠物注射疫苗的原因是因为疫苗可以显著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90%以上),但是并不能100%保证不发病。 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和细菌。目前,能够使用疫苗预防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包括: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肝炎、冠状病毒感染;能够预防细菌性肺炎、肠炎等疾病。
虽然疫苗的研制是科学实验的过程,但是目前的疫苗理论已经能够较为完善的解释疫苗的作用机理。 疫苗作用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疫苗被注射到体内后,会诱发机体产生抗体;其次,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抗体会立即发挥作用,消灭病原体,避免疾病的发生;最后,如果注射了加强针,体内抗体水平上升,则能够有效延长免疫保护的时间。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疫苗:疫苗是一类可以预防传染病发生的药物,但是不能100%保证不会发病!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打了疫苗,在病毒或细菌侵入机体的时候,体内的免疫细胞还是会积极反应,试图消灭入侵者。这个过程就是“疫苗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是有害的,但是是在免疫细胞可耐受的范围之内。
对于需要每年接种的疫苗(如流感、狂犬病),为了防止免疫系统出现疲劳效应,应该适时调整疫苗接种时间,尽量使疫苗能产生持久的效果。而针对可能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感冒,我们推荐注射含有流感病毒疫苗的联合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佳手段之一,但是我们仍然不推荐直接注射人体血清或者免疫球蛋白来预防或者治疗传染病。这是因为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因人而异。
直接注射血清或者免疫球蛋白无法针对个体的差异性来调节剂量和功效,这样有可能导致疾病传播或者治疗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