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后多久可以打疫苗吗?
在疾病痊愈后,当机体恢复健康状态并且身体各项指标都恢复到正常水平时再行疫苗接种,以免对自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在疾病急性期或发热期间建议不要接种新冠疫苗,以防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加重疫苗的不良反应;如果必须接种灭活疫苗,如流感疫苗等,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才能注射,一般建议病好后2周以上,具体可咨询医生。
但即使是在上述时期内,也不建议因担忧接种疫苗而刻意拖延治疗,以免导致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或者引起更为严重的症状。 如果担心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严重反应,可在接种前告知医生既往接种疫苗是否有过敏反应,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继续接种。 接种当天避免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及抗病原微生物类药,防止影响疫苗效果。
还需注意如下事项: 除以上注意事项以外,还应遵循医嘱,规范用药,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接种疫苗情况,以便医生评估风险,作出对症处理。
能拖就拖,小病过后疫苗补上就行。比如感冒、发烧、腹泻等不适现象,经过短期治疗之后,孩子病情基本转好,就可以直接补种疫苗了。
必须要吃一段日子的药才能打的疫苗。比如患有严重呼吸道疾病的,需要经过一周以上的治疗,才能接种麻疹疫苗;有腹泻的,要经过5-10天的治疗,才能接种脊灰疫苗(糖丸)。
有明确治疗周期和停药时间限制的严重疾病恢复期,才能打的疫苗。特别是需要服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经过一月以上治疗的,停药1周到4周,可以逐次接种流脑疫苗,白百破疫苗。其他疫苗需要根据病情而定。
另外,孩子在接种疫苗时,一定要注意:
孩子若有发烧现象,即体温高于37.5摄氏度以上时,应暂缓接种,待退烧后方可接种。
如果孩子患有结核病、肾炎、心脏病、湿疹、湿疮、脑病、免疫缺陷症等疾病时,应暂停接种。
有些疫苗孕妇是不能接触的,如流行性腮腺炎、麻疹、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等减毒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