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药怎么用?

楼鸿可楼鸿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正好跟同事们讨论了这个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驱虫剂是通过影响寄生虫的神经传导系统发挥驱避作用的,对蛔目、异尖目等寄生虫的作用机理较为相似,都是通过干扰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最终导致虫体死亡;对于绦目的寄生虫(如绦虫)则主要是影响其神经系统功能,进而达到杀灭的目的。 所以,从作用机理的角度来讲,所有的杀虫药物应该都会有杀死体内寄生虫的作用。然而,由于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均为人工合成制剂,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时往往较为严格,仅对证使用时方可发挥较好的作用,而若盲目滥用则可能产生较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比如说阿苯达唑、甲硝唑等对蛔目的寄生虫有效,但用于蛔目的肠道寄生虫感染却是最为危险的用药情况之一)。

根据药物在体内代谢途径的不同,我们大致可以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杀寄生虫药分为四类,分别是:(1)苯并咪唑类,比如阿苯达唑;(2)噻唑麟酸类,比如噻嘧啶;(3)喹诺酮类,比如氧氟沙星;(4)硝基咪唑类,比如甲硝唑。 在具体的使用上,因为不同的药物对应不同的感染类型,所以并没有统一的使用标准,一般情况下我们遵循如下原则:

一、针对比较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比如蛔目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或绦目消化道寄生虫感染,一般建议连续服用三至五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蛔目的寄生虫感染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喹诺酮类药物(比如说氧氟沙星等),因为这类药物可能造成幼虫发育为成虫,导致虫体抵抗力增强,同时由于幼虫在体内的迁移可能导致其他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二、对于阿米巴原虫感染的患者,一般建议连续口服五天,如果病情严重或者服药后效果不佳,可以适当延长服药时间。

三、对于细菌导致的寄生虫感染,例如肠杆菌科的病菌引起绦目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或溶组织内阿米巴致蛔目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应当先进行抗生素治疗,待菌株敏感程度较高时再考虑驱虫药物的应用。

四、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不适症状,应当及时停药并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继续用药以及更换相应药品。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种驱虫药都不会100%有效,因此对于某些特殊的感染者应及时复诊,以便尽早发现潜在的疾病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