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鹦鹉鱼怎么颜色变浅?
这是正常的褪色,鱼苗下缸后,由于应激反应,体色会暂时变深(当然这个深浅是相对于以后而言的),待鱼适应了新的环境和同伴,身体会逐渐恢复到原有状态。 至于为什么会有褪色现象,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影响鱼体颜色主要是两种因素:
1.遗传基因 不同品种的同一种鱼,其颜色往往有区别;而同一品种的鱼,颜色也会有区别,这主要在于遗传基因的作用。如虎皮鱼的体色就有金黄、银白、红棕等几种;而同样品系的鱼,雄鱼的体色往往会比雌鱼的鲜艳一些。因此我们在选购虎皮鱼的时候,最好选择颜色鲜艳的个体。
2.周边环境 周围环境中的色素含量也对鱼体的颜色有一定影响。比如我们养鱼过程中添加的营养物质中如果含有一定量胡萝卜素,则容易导致鱼体内出现色素沉淀,引起全身变色。另外,水中钙离子的浓度也可能会影响鱼体的颜色。当水中钙离子含量高时,鱼体颜色会偏淡;而当水中钙离子含量低时,鱼体颜色会变深。所以刚换新水或是更换滤材的水族箱,往往会导致鱼体颜色变浅,而经过几天适应后,鱼体颜色会慢慢复原或者加深。 除了以上两点外,影响鱼体颜色的外在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光照、温度、PH值等等... 而对于楼主所提到的“食物影响”,个人认为可能属于外部因素影响,毕竟没有哪一条鱼能整天捧着蛋黄吃,即使吃,吃进去的东西也会先消化为再吸收。所以对鱼体的影响应该是不大的。 如果要刻意改变鱼的体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喂食含胡萝卜素的饵料;
2.定期换水,保持水质稳定,避免忽高忽低的PH值对鱼体造成刺激; 3.投喂足量的活饵;
4.停食一天,让鱼有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 对于已经发生褪色现象的鱼,如果我们想使其恢复原有的体色,可以逐步采用上述方案来解决。如果是新买回来的鱼,则可以先将其单独饲养一段时间,在确定能够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再行混养。 而对于已经退色的鱼种,因为体内已经缺少相应的色素成分,我们再如何调整也无法使其完全恢复原有的颜色。不过,一般情况下,由于视觉上的差异,我们很难区分1厘米色差大小的个体,所以没必要非得强求颜色一致,只要鱼健康活泼,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色彩反差,我们的水族箱就显得更加协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