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鹦鹉鱼能混养的鱼有哪些?
能和鹦鹉鱼混养的热带鱼有:孔雀鱼、斗鱼、黑玛丽、宝莲灯、虎尾鱼、红白拖鞋猫。
1、孔雀鱼:雌鱼身长约为3厘米,雄鱼较小,身长2厘米,体色优美而华丽,全身遍布着有金属光泽的斑点和花纹,并具有各种颜色,有类似孔雀羽毛般艳丽的色彩,十分美丽。臀鳍特化成伪“交配器官”(生殖足),臀鳍及尾鳍均有很大展开,非常漂亮。本种容易饲养繁殖,在水族界极为普及。孔雀鱼由于繁殖非常容易,在同一个鱼缸中会有幼鱼和成体一起生活,因此幼小的孔雀鱼可能会被其他同类欺负,同一种孔雀鱼中,比较稀有的品种更可能会被普通的孔雀鱼欺压,甚至有可能被咬死。可以和同一批出生的幼鱼饲养在同一个鱼缸。幼年时期的孔雀鱼成体后性别很容易辨认,雄鱼体态较小,色彩艳丽,而雌鱼体态臃肿肥大,色彩单调。孔雀对饲养容器没有特殊要求,甚至用普通的玻璃缸饲养都可以。鱼缸底部可以铺上沙土做为孕雌孔雀鱼生产时的产床,缸中可以种植一些水草,一方面为孔雀鱼提供躲避的空间,同时也是产卵场。缸中还要放些树枝之类提供遮蔽物。值得注意的是雄孔雀鱼常常会追逐雌孔雀鱼,使雌鱼不得安宁,如果产下的鱼卵不及时吃掉,也会使孔雀鱼的体力很快衰竭,因此饲养时一定要注意让雄雌孔雀鱼的性别比例保持在1:3-4。喂食不麻烦,市售的干饲料或活的丰年虾、水蚤等都可以。
2、斗鱼:学名豹棋斧鱼(Betta splendens),一种原产东南亚国家的观赏鱼,因雄鱼在打斗时极具攻击性而得名。该科约有70种,分布在亚洲南部及东南亚一带。印度和斯里兰卡约有14种、马来西亚26种、泰国9种、越南5种(其中2种同时分布在柬埔寨)、中国仅云南有1种。是受欢迎的大众化观赏鱼,成鱼体长5-15厘米。一般雌鱼颜色较暗淡,而雄鱼艳丽多彩。主要品种有金虎、红白金虎、三色(红蓝黄三色)、四色(黄蓝红白四色)、红白棋斑、全红、红白混色、全蓝、红尾蓝、红白金虎混色、红白混色等。斗鱼之所以那么勇猛好斗是因为它们原生长在有氧和光的水域,经常与其他鱼争夺生存的空间,时间一长形成了斗性。因此饲养的鱼缸内不能有除了它之外的任何生物。同时它们也是比较喜欢温水的热带鱼,饲养时最好将水温保持在20——28℃,同时由于天生就争强好胜,所以饲养的时候的鱼缸不要过小,以免空间过于狭窄,导致无法躲避或转身,水深保持在20cm以上最佳。斗鱼和其他鱼不同,它们的头部腹面有一个能直接与大气相通的辅助呼吸器官——迷宫 organ (或称唇齿 organ ),使斗鱼即使在低氧水平的水体中也能生存,同时也使它们能在陆地上保持较长时间的生命(大约12小时)。所以斗鱼可以在装有泥炭的干燥大玻璃罐中运输。甚至可以在缺水的情况下在潮湿的吸水毛巾下成活一段长的时间。所以在运输过程,卖家只需给一张类似名片卡的大小的玻璃片上倒上自来水,将一条斗鱼放在上面,然后放到特制的泡沫纸盒内即可运输。一般如果没有大的创伤,斗鱼在运输过程中死亡率是很低的。饲养时最好选择专门的斗鱼缸,即只有4-5cm高度的玻璃缸,以免空间太大造成不适宜其生存。一般斗鱼是杂食偏肉食性的鱼,在野生的斗鱼中,喜欢在水面寻找活的食物,比如昆虫还有它们的幼虫。对于人工饲养的斗鱼,通常能接受冷冻过的血虫和水蚤等。有的鱼友也喂面包虫给斗鱼吃。喂食时如果将鱼饵扔到距斗鱼较远的水面上,它们会游到水面用口直接吞下水面的鱼饵。斗鱼饲养比较简单,不注意水质条件,不注意其它,但是不能和其他鱼混养。因为它们除了在求偶期,平时会把其它鱼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