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尿液检查有很多管型?
对于患肾病的狗狗来说,其中的一个重点检查就是检查狗狗的尿液成分。在对尿液中的各种管型进行区分和计数时,必须了解正常尿液中可见到的管型和异常尿液中可见到的管型的成分、形状和产生的原因,以及每种管型的临床意义。
一、正常尿液中的管型
正常狗狗尿液中的管型是由于通过肾小管的尿液浓缩后,使尿液中的蛋白、无机盐、代谢产物等在远曲小管和肾盂中发生沉着、沉淀和浓缩后,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粘连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由肾上皮细胞构成的管状物称为细胞管型;如在细胞管型中包含有颗粒状沉淀物时,称为混合性管型。这些管型一般只在离心沉淀尿中可见到少数,其中大多数在普通尿中都可见到。如果正常尿中见到大量管型,可能是由于尿液在膀胱内滞留时间过长所致。
上皮细胞管型: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因尿液浓缩而粘连卷叠而成,呈棕色、细胞重叠紊乱,不整齐,有断裂。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常易为其它管型所混淆。
上皮细胞颗粒管型:呈暗褐色,在偏光显微镜下呈褐色颗粒状。
二、异常尿液中的管型
蛋白管型:在尿沉渣中偶见到蛋白管型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大量出现,则意味着肾小管的病灶和严重肾炎。
细胞管型:由于肾炎或肾盂炎的炎症、出血和上皮细胞脱水、变性、崩解及浓缩而在肾小管中形成的圆柱状结构。对患肾炎的狗狗来说,血尿和脓尿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细胞管型的出现是很自然的。细胞管型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崩解而只剩少量的细胞残片,或者是与蛋白管型相混合,形成混合性管型。
红细胞管型:大量排出提示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炎、肾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偶见排出。
白细胞管型:大量排出为肾盂等肾小管发生炎症的可靠诊断指标。
颗粒管型:由于蛋白管型在排出的过程中发生变性和腐败而形成的。可见到各种大小深浅的颗粒管型。根据其组成成分,可分为细胞颗粒管型和肾小球性颗粒管型。细胞颗粒管型是由细胞管型腐败崩解后形成的;肾小球性颗粒管型是由蛋白管型崩解腐败后形成的。在严重肾炎、肾盂炎、慢性肾功能不全、中毒的动物中可见大量的颗粒管型。
蜡样管型:由于蛋白管型和颗粒管型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发生变性和腐败由肾小管排出的蛋白管型和颗粒管型在排出的过程中发生变性和腐败,表面产生一层类脂类物质时形成。其特征为透明度差,呈蜡笔样棕红颜色,形状扭曲,有的呈螺旋状。主要见于肾脏组织发生严重病变和长期肾病的犬。
脂肪管型: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后,这些细胞崩解产生脂肪和蛋白混合,由肾盂排出所致。在肾病和严重有机磷中毒的犬可以见到脂肪管型。
结晶管型:尿沉渣中有时可见到由尿酸盐、磷酸盐等构成的结晶管型。在严重脱水和营养不良的病犬中可见到这种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