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疫苗打抗生素好吗?

庞艺垚庞艺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疫苗的作用机制是“引诱”机体产生抵抗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力,而抗生素直接杀死或压制病原菌生长。二者作用原理完全不同,不存在先后问题。只要不过敏,任何细菌感染者都可以注射疫苗,但疫苗并不能消除感染,通常需要2周后才有效;而在感染期间并不妨碍注射疫苗(只要没有明显的毒血症)。在感染发生后,无论是否已出现症状,都应该尽快接种疫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细菌感染者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可能对本身感染的细菌株没有免疫保护作用[1]。为了增加疫苗的效力,最好是在使用疫苗前先彻底清除体内的原有细菌。

但是,如果已经出现了明显毒血症表现,那么这时候首先应该抗感染治疗而不是注射疫苗——因为疫苗接种的原理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在病毒/细菌侵入人体后,才会发挥作用。此时注射疫苗反而会使病情更加恶化。 对于严重创伤、烧伤患者,应尽早接种破伤风类毒素,以避免创伤部位发生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定植,同时给予被动免疫剂预防感染。对重症感染病人宜早期应用足量的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以控制病情发展及并发症的出现,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

一般来说,细菌感染在应用敏感抗生素48~72小时后,病毒感染在起病后的5~7天内大多能够缓解。但若病情持续加重,应及时复查相关指标,必要时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无论是注射疫苗还是应用抗生素都只能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已经有症状的患者而言,无论注射疫苗与否都没有办法让疾病痊愈。

闵翊闵翊优质答主

打完疫苗后,原则上是不能使用注射抗生素的,可使用口服。因为在注射疫苗后,机体对所接种的病原产生免疫应答,当注射抗生素时,是杀灭细菌(病毒),干扰了正常的免疫应答,使免疫效果降低。因此,接种疫苗后,不宜使用抗生素。

接种疫苗的后出现的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注射部位肿胀等现象,是疫苗的正常反应,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一般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消失。出现这些反应时,可给予易消化的饲料和充足清洁的饮水,一般不需要特殊护理。如体温超过40℃,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可请兽医治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